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正在热播的三部电视剧《都挺好》《芝麻胡同》《老中医》分别发生在苏州、北京和上海,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三部作品的标签。在国产电视剧创作的历史上,地域特色曾经是创作者担心的一道坎,但在今天越来越成为一座桥,折射的是地方文化自信的回归。
被很多观众称道的《芝麻胡同》,从内到外都是浓浓的老北京味道。何冰、刘蓓这些京味儿剧的熟脸悉数回归,场景布置上还原了老北京走街串巷热闹的烟火气,地道的老北京俚语更是张口就来。京味儿剧的内核,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这种想象既指向过去,也指向未来,既是对老北京乡土情感的眷恋,也是对往昔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超越利害得失交往方式的追忆。也正因如此,京味儿剧里那种由北京方言、京派礼节构成的“有里有面儿”,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作为中国电视剧地方特色另一大创作富矿,沪派电视剧更加注重人情世故和婉转细腻的心理描写。聚焦现实和民生,是沪派剧的最大的特色。从早些年《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到这两年的《欢乐颂》,皆是如此。当然,更广义的沪派剧,应该扩大到整个长三角地区,比如2017年被很多人称道的《鸡毛飞上天》,就是以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州为背景;2018年“剧王”《大江大河》的故事则发生在上海周边。
曾有人这样形容电视剧地域文化的壁垒:京味儿剧跨江南,京味儿剧跨江难。有意思的是,艺恩数据显示,《芝麻胡同》的受众地区,北京以14.66%的观看人数占据首位,而上海、江苏、浙江等南方地区的综合数据也达到14.07%,与北京旗鼓相当。已经拍到第11部的《乡村爱情》系列,作为东北地域剧的典型代表,却拥有着从南到北非常广泛的受众。剧中土味、反差、人物丰富的表情、笑点、幽默等喜剧元素,被当下的年轻人捕捉,促成了所谓的“乡学”。
优秀的影视剧作品要有鲜明时代特征,而地域特色作为呈现时代特征的重要元素,绝对是点睛之笔。剧情和地域特色的展现,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否则观众会出戏。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聚焦重男轻女、老人赡养等社会话题,该剧故事的设定在苏州,城市景观、苏州评弹都很自然,但剧中的苏家一家子却说着地道的北京话,成了一大遗憾。
善用地域特色,一定要尊重影视剧的创作规律。如果用地域化的标签作为装饰,把地域文化包装成“奇观”式的悬浮故事,那就很难不招观众吐槽。把北京、上海换成杭州、深圳,甚至不需要过多调整道具布景,只需改个台词,故事依旧成立,观众看到开头就猜到结尾,恐怕“一座桥”又会变成“一道坎”。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