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居家学党史(11)
北伐军入闽西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1926年6月,广州国民革命政府开始北伐。
1926年9月下旬,北伐军东路军进军福建。
东路军指挥部认为永定是闽军的指挥中心,但兵力相对薄弱,决定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首先一举攻克永定,打掉敌人的指挥中心。
东路军入闽前,中共永定支部、国民党永定县党部以及永定各界群众,已做好了迎接和支援北伐军的准备。9月22日,林心尧以国民党永定县党部名义起草了致东路军何应钦军长的《请愿书》,阮山、林心尧带着请愿书前往汕头送交东路军政治部,请求车路军攻打永定,并商讨了入永事宜。他们回永定后,在毓秀小学召开会议,部署迎接北伐军入永的各项工作。会后,秘密农会等团体广泛张贴国民革命军印发的《告福建工友书》和各种标语。一时,永定城乡各界群众的情绪为之振奋,声援和响应北伐军的气氛异常高涨。
10月8日,东路军总指挥部下达了进攻福建的命令,令第三师进攻永定;第十四师(缺四十一团,炮兵一连,工兵一排)进攻芦下坝并伺机占领峰市,截断松口至永定之间的交通联络;第十四师四十一团及炮兵连、工兵排为总预备队,于9日前到达左弼待命;独立第四师、第二十师第五十八团固守潮州、三河坝。
10月9日,东路军攻闽战斗打响,第三师第七、第八团为中路,从大埔向永定发起攻击;第十四师第四十、第四十二团为左路,从大埔向峰市进攻。下午3时,东路军第三师逼近永定县城,第七团消灭城西南之敌后与南门河北岸之敌激战到晚上9时,敌败逃城内。第八团则与敌激战于城东高地。
10日,第七团在老虎寨附近阻击峰市方向之援敌,战斗异常激烈,何应钦率总预备队增援,才将敌援兵击溃。随后,何应钦命令炮兵、工兵增援与城东之敌激战的第八团,至下午5时,将城东高地之敌击败。城内守敌见守城无望,纷纷投降。北洋军阀五省联军福建总司令周荫人率卫队残部200多人从北门向龙岩方向逃窜。至此,东路军攻克永定。在第三师攻打永定的同时,第十四师也在芦下坝发起战斗,敌孙云峰部第三团很快被全歼,缴获枪枝1000余杆、大炮多门。孙军之根据地已失。第十四师歼敌第三团后,立即兵分两路回师广东省梅县松口,其第九团于拂晓时到达松口协同围歼松口之敌刘俊部,激战到下午2时,敌死伤甚多。刘俊自知难再坚持,便率残部向隆文、松源方向逃窜,逃至连城朋口时,刘俊被当地民团乱枪打死,所部全部缴械投降。至此,敌之十三军全军覆灭。敌第二军军长李凤翔见败局已定,也率骑兵团、工兵营退往长汀。东路军收复永定,驻龙岩军阀闻风向漳平逃窜。10月14日,东路军进驻龙岩。
为了全歼闽西军阀,为收复福建全省扫清障碍,10月中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命令在赣作战的第十四军赖世璜部协助东路军攻闽。27日,第十四军第二师谢杰部攻克赣州后即挥师东进,于29日占领了长汀城西北高地。当日,曹万顺也率十七军从上杭沿汀江而上到达长汀城东南。在谢、曹两军的前后夹击下,李凤翔、孙云峰残部及王炎所率之卫队团只得弃城而逃。国民革命军占领长汀城。第十七军第一师和第十四军第二师马不停蹄地向连城、宁化方向追击。李凤翔如丧家之犬,丢下残部只身潜逃,其残部为第十七军第一师收编。
由于北伐军的节节胜利,在连城为非作歹的华仰侨、罗藻等民团慑于革命的威力,纷纷易帜。北伐军将这些队伍编为第十七游击支队,以罗静舒为支队长,何其伟为副支队长。罗藻部编为第一营,华仰侨部编为第二营,罗静舒部编为第三营。北伐军兵不血刃占领了连城。至此,闽西全境为东路军收复,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军东路军收复闽西后,为了集中领导闽西各县的行政、财务、党务及民众运动,东路军政治部决定在上杭成立长杭武永政治监察署,共产党员谢秉琼为监察员。后扩大为汀属八县政治监察暑,辖长汀、上杭、武平、永定、连城、宁化、 清流、归化八县。东路军收复闽西南后,设(龙)岩、(漳)平、宁(详)政治监察署,辖龙岩、漳平、宁洋三县,由国民党左派张旭高(后加入共产党)任政治监察员。
汀属八县政治监察署和岩平宁政治监察署是闽西的两个临时革命政权性质的领导机关。由于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在其中占了绝大多数,因而,在今后的闽西国民革命运动中起到了积极的领导作用。
(中共龙岩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策划 供稿)
下一篇: 何万祥:滨海军区战斗英雄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