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
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以真实为本质特征的纪录片,因其可信度、感染力和艺术性,容易获得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理解和认同,进而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的文化艺术载体。
题材方面,自然科技、历史文化等主题的纪录片在国际社会较受青睐。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宣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大力推动下,反映当下中国进行时的纪录片日益受到关注,如建党百年、全面小康、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主题。多主体、立体式的中国纪录片创作和传播格局正在形成。
注重国际表达
合拍合作成为常见形式
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包括推动国产纪录片“走出去”和加强国际合作合拍播出两种途径。
2021年起,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实施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推优扶持项目,每季度对取得较好国际传播效果的优秀国产纪录片予以扶持奖励,加快推动国产纪录片“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目前,一些优秀国产纪录片从创作之初,就将国际传播纳入视野。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聚焦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建设的《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注重国际化表达,纪录片在国际主流媒体平台播出,并在国际纪录片节展中获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组织拍摄的系列纪录片《记住乡愁》推出国际版,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展开了一次感知中华文化的全新探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
中国大地上从不缺乏打动人心的好故事。随着纪录片国际传播观念的不断更新,精准适宜的国际化表达方式得到更为有效的运用,中外合拍、合作传播成为纪录片“走出去”的一种常见形式。采用这种合作方式创作的作品不断增多、题材日益丰富,合作对象也日益多元。
由国务院新闻办监制、讲述全面实现小康的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创新采用中外合拍和合作传播的机制,国内外主流媒体平台和高度市场化的新媒体机构同步播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英国媒体合作拍摄的纪录片《伟大诗人杜甫》,讲述中国唐代诗人杜甫的故事。全片在英国历史学家追寻杜甫生平足迹的过程中娓娓道来,还将杜甫与西方观众所熟悉的莎士比亚、但丁进行比较,这种表达让外国观众更容易理解中国诗人杜甫的伟大之处。由五洲传播中心和美国国家地理等联合制作的考古纪录片《星空瞰华夏》引入卫星遥感成像、数字摄影测量、三维动画等现代先进技术,揭示历史中湮没难见的内容与图景,为促进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做出探索。
通过有效的中外合作,运用受众视角讲述故事,突破语境壁垒,找到普遍的共情点共鸣点,使故事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作品也容易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注重效果导向
内外联动实现质效提升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尽快建成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逐步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一目标任务给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带来新思路。
一方面,中外合拍、合作传播进入常态化后,对进一步提高合作传播的能力水平,强化合作的效果导向,持续增强和优化中国题材纪录片国内、国际传播的实效性,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中国和意大利两国导演合拍的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第二季,采用“双城记”平行视角、短视频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述两座古都的前世今生与不同文明交融互鉴的故事,是国家级电视媒体平台合作传播的范例。由中宣部对外推广局指导的纪录片《重返刺桐城》以雅各·德安科纳撰写的东方游记《光明之城》为引线,从全球视野解码中国海洋文明的东方色彩和时代影响,向世界展现泉州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风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拍摄的《武汉战疫纪》,作为首部展现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历程的英文纪录片,让全球网友及时地了解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实情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一场深沉悲壮的国家记忆建构仪式
下一篇: 用影像讲述百姓的日常生活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